地方改革和管理创新经验做法-全讯平台

方法决定成败,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艰巨,越需要正确的方法。地方机构改革是对地方党政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、整体性重构,改革推进之平稳、措施之扎实、成效之丰富前所未有,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的方法。他山之石、可以攻玉。本期发的部分地区推进机构改革的做法中,有的从方案制定、部署推进、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梳理总结;有的聚焦如何把党中央重大部署与本地实际充分结合,量身定制改革方案,做到“规定动作”做到位、“自选动作”有特点。总结交流这些经验做法,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机构改革规律性认识,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机构改革成果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完成组织架构重建、实现机构职能调整,只是解决了“面”上的问题,发生了”物理变化”,真正要发生“化学反应”,还有大量工作要做。加快推进“化学反应”需要在机构、职能调整的基础上,打破既有的工作惯性、套路,进一步推进职责、机制、队伍的深度融合,做到不仅改头换面,还要脱胎换骨,从而真正实现党中央调整组建相关机构的战略意图。一些地方通过推动内设机构整合、业务融合、流程再造、完善机制等多种途径,在完成“硬件”升级的基础上,狠抓“软件”升级,加快推动实现“化学反应”,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做法,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
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”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,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扎实推进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,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。一些地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,探索形成了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“‘1 4’基层治理”“乡呼县应、上下联动”“县乡一体、条抓块统”等经验做法,通过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,不断优化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职能体系,推进治理重心和资源力量下沉,切实增强了基层各类机构服务群众的能力。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,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有序组织防控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实践证明,加强基层管理体制建设,既是国家治理抓基层、打基础的题中应有之义,也是推动关口前移、加强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的有效抓手。

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治国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,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,是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任务。各地在认真落实党中央改革要求的同时,结合实际加大改革探索力度,有的地方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,通过整合机构和职责,握指成拳,形成合力;有的地方探索“一个清单管权责、一支队伍管执法、一套机制管运行、一张网格管治理”,切实提高执法工作效能;有的地方坚持机关瘦身做“减法”、基层强身做“加法”,不断推动执法重心下移,夯实了基层执法基础。这些经验做法提高了行政执法能力水平,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体制保障。

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,是党中央在此次地方机构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。一些地区结合自身开发区发展实际,以地方机构改革为契机,以优化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为方向,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眼点,以整合归并管理机构为突破口,不等不靠主动作为,大刀阔斧推进改革,为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,各地要充分学习借鉴已有经验做法,深入开展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工作,摸清开发区机构编制家底,加强行政管理资源的区域统筹和优化配置,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,不断提高开发区组织管理水平,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强大动力。

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是健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重要内容。辽宁省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推进机构改革的“当头炮”和“先手棋”,把大规模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,重新构建全省事业单位体系架构,着力解决事业单位“多而散”“小而弱”以及“有人没事干、有事没人干”等问题。哈尔滨等地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,重构事业单位布局,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,探索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新方法。党中央已部署开展事业单位改革试点,辽宁、哈尔滨的实践探索,对开展好试点工作,具有借鉴意义。

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。各地创新运用统筹思维,优化编制资源结构,想方设法打破地区、部门、层级间编制使用壁垒,破解编制资源配置中“无编可用”和“有编无用”并存的难题,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真正用到刀刃上。如安徽省探索推进编制周转池建设,建立“编制银行”,把空编作为“存款”,向教育、卫生等急需行业“贷款”,解决横向上部门间、行业间的编制分布不平衡问题;河南省实行人员编制“减县补乡”,积极推动力量下沉基层,解决纵向上层级间编制分布不平衡问题,等等。这些做法有助于各地进一步广开思路,探索创新编制管理的有效途径,值得学习借鉴。

本次机构改革中,各地除了完成党中央明确要求的规定动作外,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种自选动作。有的地方落实党管机构编制、组织部归口管理编办的要求,及时完善制度机制,切实加强编办自身建设;有的着眼于城市治理体制创新,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和数据应用先进城市建设;有的以深化权责清单制度、健全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为突破口,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等。这些做法虽然着力点各有不同,方式方法因地而异,但都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对于推进改革向纵深拓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网站地图